【必備】科學教案7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zhì)量。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科學教案7篇,歡迎大家分享。
科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溫度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物體的溫度可以用溫度計測量。
2、常用液體溫度計是利用玻璃管內(nèi)的液注隨溫度變化而上升和下降來測量溫度的。
過程與方法:
1、觀察和研究作為測量工具的常用液體溫度計的主要構(gòu)造。
2、識讀溫度計(模型)刻度上的數(shù)字,并把刻度上的數(shù)字與更熱或更冷的溫度聯(lián)系起來。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理解測量工具使用規(guī)定的意義,并愿意遵守這些規(guī)定。
【教學重點】攝氏溫度的讀與寫。
【教學難點】識讀零下溫度。
【教學準備】
小組:體溫計(1)、氣溫計(1)、水溫計(刻度范圍-20℃——110℃)(2)
全班:自制溫度計模型(刻度范圍在-20℃——110℃)
【教學過程】
一、比較水的溫度
1、引入:同學們,在生活中用手觸摸過冷水和熱水嗎?有什么感覺?
2、出示冷熱不同的兩杯水,請學生用手觸摸感知哪一杯溫度高,哪一杯溫度低,回答后指導:溫度是感知物體的冷熱程度的。
板書:溫度
講述:溫度的單位通常用攝氏度(℃)來表示,我們可以通過皮膚等觸覺器官感知、比較物體的冷熱情況。
3、師:我們再來感知一下,每個小組的桌上有四杯水(1號杯內(nèi)裝的是涼水,2號、3號杯內(nèi)裝的是溫水,4號杯內(nèi)裝的是熱水)。大家一起安靜的來完成下列活動:先把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時分別插入1號杯和4號杯,比較它們的冷熱,然后馬上將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時分別插入2號杯和3號杯,比較它們的冷熱。
4、匯報。(預設:4號杯的水熱,1號杯的水冷;3號杯的水比2號杯的水冷。)
5、師:我們再來一次,這次的要求是先把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時分別插入2號杯和3號杯,比較它們的冷熱,然后馬上將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時分別插入1號杯和4號杯,比較他們的冷熱。(預設:2號和3號杯的水溫度差不多,1號杯的水冷,4號杯的水熱)
6、師:同樣的四杯水,由于實驗順序不同,手指獲得的感覺是不同的,那有什么辦法可以準確地知道物體的冷熱程度呢?
板書:溫度計
二、觀察溫度計
1、出示溫度計,我們要正確使用溫度計,首先必須要認識這個溫度計,了解它有哪幾個部分組成?
2、分發(fā)溫度計,提示:先想一想你準備怎么觀察溫度計,然后仔細觀察。觀察時注意溫度計要小心拿放,謹防破裂。如果溫度計的管子劈裂,請立即告訴老師。
3、學生觀察溫度計的構(gòu)造、刻度、標記、數(shù)字等內(nèi)容,教師巡視。
4、匯報交流。出示:“使用溫度計前需要看清楚的問題(教材上P43的'3個)”,這三個問題你們都解決了嗎?如果沒有,再觀察一次。
5、學生對照問題,檢查自己是否都解決了。再觀察。
。ǜ鶕(jù)學生匯報時的情況,教師適當補充講完整:溫度計主要有玻璃管、玻璃泡、刻度三部分組成;量程;刻度)
6、用手捂住溫度計的玻璃泡,觀察溫度計產(chǎn)生的變化。放開手等一會兒再觀察。匯報交流。(預設:手捂住溫度計的玻璃泡,液面上升,放開后一會,液面下降。)
三、攝氏溫度的讀和寫
1、師:出個題目考考你:“25℃”,你會讀嗎?
學生試讀
2、師:廣播、電視中的天氣預報員是怎樣預報天氣的?
例:“28攝氏度”怎么寫?“零下8攝氏度”怎么寫?
學生讀一讀,寫一寫。
師:我們再來試一下,出示:0℃ 37℃ —5℃ —10℃
。ù瞬糠纸處熆筛鶕(jù)學生的掌握情況適當調(diào)整。)
3、出示自制模型溫度計,然后教師設置溫度,請同學讀或者寫,鞏固。同時強調(diào):零下溫度自0℃往下,數(shù)字越大,表示溫度越低。
四、讀出溫度計指示的溫度
1、現(xiàn)在請每個同學觀察自己溫度計上的液面,并記錄。
2、交流:結(jié)果是否一樣?如果不一樣,那什么會不同呢?(參考P44圖)
(預設:可能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原因有這樣幾種:俯視、仰視;從嘴里呼出的熱氣。)
師生討論,并明白:觀測溫度時,視線與溫度計液面應持平;要盡可能消除各種影響測定溫度準確性的不利因素。
五、拓展
1、師:通過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嗎?
2、師:課后考慮一下如何用溫度計來測量水的溫度。
科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由于觀察工具的改進,使人類觀察的范圍擴大,發(fā)現(xiàn)了僅靠肉眼無法發(fā)現(xiàn)的自然界的許多秘密。
2、人類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進了科學技術(shù)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和人類生活的改善。
過程與方法:
1、總結(jié)人類在觀察工具開發(fā)及探索范圍擴大方面的成果,并用流程圖表示它們之間的關系。
2、根據(jù)學習主題查閱相關資料,并進行整理歸類、交流。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熱愛科學技術(shù),敬佩人類在探索微小世界過程中不斷追求和善于追求的精神。
2、知道我們周圍還有許多沒有被發(fā)現(xiàn)的物質(zhì)及自然界的秘密。
【教學重點】知道人類探索微小世界已取得的一些成果。
【教學難點】收集整理資料,并進行展示交流
【教學準備】課前布置學生進行相關專題的資料收集,安排多媒體教室讓學生進行匯報交流。運用多媒體的學生需在課前將匯報材料放到教室電腦的桌面上,并進行試演示,以節(jié)省準備時間。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語
這一單元,我們經(jīng)歷了人類對微小世界的認識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學會使用了兩種工具——放大鏡和顯微鏡。
讓我們用流程圖來表示人類在認識微小世界上的發(fā)展過程(師一邊解說,一邊板書):
在放大鏡發(fā)明前,我們用“肉眼”觀察我們周圍的世界,那時我們所能觀察到的便是螞蟻等較小的動物。使用放大鏡最多能放大25倍,能使我們看到更細小的東西,看到更多的細節(jié),如印刷品及屏幕上的合成色彩的色斑。而顯微鏡的使用則讓我們清楚地看到了細胞和微生物,光學顯微鏡最大的放大倍數(shù)為1500倍左右,分辨率達到0。02微米。電子顯微鏡的最大放大倍數(shù)為1000000倍,分辨本領達到30埃。掃描遂道顯微鏡放大倍數(shù)為3億倍,分辨率可達0。1埃。在人類的不懈努力在觀察工具越來越先進,我們在微小世界領域所取得的成果也是卓著的,下面就請各組同學為大家介紹人類在微小世界領域的成果。
。╪是納米,u是微米 1千米=1000米;1米=1000毫米;1毫米=1000微米;1微米=1000納米)
二、各組匯報展示
1、課前布置學生分醫(yī)學、農(nóng)業(yè)、電子、冶金、生物學……等不同領域?qū)ふ蚁嚓P資料。
2、資料內(nèi)容可以是人類對微生物、細胞、晶體、電子等微小物質(zhì)的'最新發(fā)現(xiàn)、研究成果及對它們的利用。
3、將收集到的資料根據(jù)自己所學的專題進行整理歸類,然后以書面或電子作品的方式進行展現(xiàn)?梢允俏淖、圖片或圖文結(jié)合。也可以是錄音、錄相等音像內(nèi)容。錄音、錄像及電子作品需當堂展示,書面作品如有時間可以展示。時間緊張的話可在教室里張貼。
4、在展示匯報的過程中,匯報的小組可與下面的同學進行互動,可以提問或回答在座同學問題的方式進行。
三、總結(jié)
1、聽了看了各組的展示內(nèi)容,大家有什么想法?(讓學生自由地發(fā)表感想,感嘆微小世界的神奇,感嘆人類的不懈努力與聰明智慧)
2、人類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進了科學技術(shù)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和人類生活的改善。但目前人類所看到的還只是物質(zhì)世界的一部分,我們周圍還有許多沒有被發(fā)現(xiàn)的物質(zhì)及自然界的秘密,對此我們?nèi)祟愄剿鞯哪_步是不會停歇的……
板書設計:
微小世界和我們
肉眼 能看清螞蟻等較小的動物
放大鏡 能看清小于1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東西
光學顯微鏡 能看清細胞和微生物
電子顯微鏡 能看清能看到更小的組成物質(zhì)的原子、分子
科學教案 篇3
教科版修訂版三年級下冊教材目錄第一單元 植物的生長變化1 植物新生命的開始2 種植我們的植物3 我們先看到了根4 種子變成了幼苗5 莖越長越高6 開花了,結(jié)果了7 我們的大豐收第二單元 動物的生命周期1 蠶卵里孵出的新生命2 蠶的生長變化3 蠶變了新模樣4 蛹變成了什么5 蠶的生命周期6 其他動物的生命周期7 我們的生命周期第三單元 溫度與水的變化1 溫度和溫度計2 測量水的溫度3 水結(jié)冰了4 冰融化了5 水珠從哪里來6 水和水蒸氣7 水的三態(tài)變化第四單元 磁鐵1 我們知道的磁鐵2 磁鐵有磁性3 磁鐵的兩極4 磁極的相互作用5 磁力大小會變化嗎6 指南針7 做一個指南針第一單元 植物的生長變化1、植物新生命的開始
【教學目標】:科學概念:不同植物的種子,它們的形狀、大小、顏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種子有自己特殊的結(jié)構(gòu),在適宜的條件下可以萌發(fā)生長成一株植物,教科版三年級科學下冊教案(全冊)。過程與方法:用感官和放大鏡觀察種子的外部形態(tài)特征;根據(jù)植物生長的已有知識,預測植物種子的內(nèi)部結(jié)構(gòu)。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引發(fā)關注植物生長變化的興趣。
【教學重點】:引領學生產(chǎn)生問題并積極思考,能用適宜的方式將自己的認識清楚地表達出來,并能想辦法證明自己的猜測是否正確。
【教學難點】:觀察各種植物的種子。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貓給小貓哺乳的圖片、雞媽媽帶小雞吃食的圖片、向日葵小苗的圖片、各種植物的種子(向日葵、花生、四季豆、南瓜、小麥、玉米、綠豆等)、白紙、放大鏡。(學生準備)各種植物的種子、白紙、放大鏡。
【教學過程】:一、 聽聽說說1、師:小貓是誰生下來的?小雞是怎么來的呢?向日葵小苗又是從哪里來的呢?2、生:思考后,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3、師:(出示圖片)驗證學生說出的答案。4、師:植物的一生都要經(jīng)歷出生、成長、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過程,它的一生發(fā)生了哪些變化呢?
二、想想畫畫1、師:用圖畫和文字將植物一生的生長變化過程畫下來和寫下來。2、生:在P2頁“我知道的植物生長過程”的畫板里畫圖。3、師:展示學生畫的作品。4、師:指名學生說說自己畫的作品的意義。5、師: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莖、葉繁殖后代,但是,我們熟悉的綠色開花植物幾乎都是從種子開始它們新的生命的。
三、觀察種子1、師:每個人把自己帶來的白紙放到桌面上,將帶來的植物的種子放到白紙上,觀察植物的種子,邊觀察邊記錄。可以借助放大鏡觀察。2、師:觀察植物的種子,你準備觀察種子的什么?3、生:說說自己的想法?4、師:你們說對了,我們觀察植物的種子,要觀察種子的形狀、大小、顏色等。5、生:觀察植物的種子。6、師:通過觀察植物的種子,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7、生:匯報自己的發(fā)現(xiàn)。(師:關注學生的匯報)8、師:不同植物的種子,從外觀來看,它們的形狀不一樣、大小不一樣、顏色不一樣、種皮不一樣等。種子的里面有什么呢?9、師:要知道種子的里面有什么,該怎么辦?10、生:先預測種子的里面有什么,再掰開種子看一看。11、生:繼續(xù)觀察植物的種子。觀察后匯報。12、師:(小結(jié))不同植物的種子,它們的形狀、大小、顏色、種皮等各不相同,但種子的里面是相同的,都有胚根和胚芽。
四、做好準備1、師:本學期,讓我們種植鳳仙花,觀察它的生長變化過程。2、師:①準備鳳仙花的種子。②查閱鳳仙花的有關資料,了解鳳仙花的栽培方法。③準備播種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
【作業(yè)布置】:家庭作業(yè):準備鳳仙花和四季豆的種子。
【板書設計】:1.植物新生命的.開始外部:形狀、大小、顏色植物的種子內(nèi)部:胚根、胚芽【教學反思】:2、種植我們的植物
【教學目標】:過程與方法:學習掌握播種技能;在教師的指導下,設計適宜的實驗,觀察種子的萌發(fā)過程;根據(jù)研究植物生長變化的需要,確定觀察、記錄的內(nèi)容和方法;根據(jù)對種子萌發(fā)狀況的預測,確定本階段觀察的重點。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樹立用事實闡述觀點的意識,即科學的實證思想;培養(yǎng)合作意識,教案《教科版三年級科學下冊教案(全冊)》。
【教學重點】:播種的方法
【教學難點】:長時間堅持管理、觀察和記錄鳳仙花生長變化情況。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小鏟、花盆、泥土、鳳仙花種子、透明塑料杯、吸水紙等。
【教學過程】:一、學習播種方法1、師:“一年之計在于春”,春天是播種的好季節(jié)。今天,我們來種植鳳仙花。怎樣種植鳳仙花呢?2、師:請大家看P4頁中的“播種方法”。3、生:閱讀P4頁中的“播種方法”。4、師:指一名學生說說播種的方法。5、師:播種鳳仙花的方法是選種、放土、下種、澆水。
二、關注種子變化1、師:播種了鳳仙花以后做什么?2、生:說出自己的想法。3、師:播種了鳳仙花以后,我們要關注鳳仙花種子的變化。請大家閱讀P5頁順數(shù)1~10行內(nèi)容。4、生:閱讀P5頁順數(shù)1~10行內(nèi)容。5、師:注意觀察透明玻璃杯中的種子生長變化情況;注意觀察花盆中的鳳仙花生長變化情況。
三、記錄生長日記1、師:種植植物是一項長期研究的觀察活動,要做好管理、觀察和記錄等工作。要隨時觀察記錄鳳仙花的生長變化情況。每周要測量一次鳳仙花的植株高度、觀察鳳仙花葉的形狀和數(shù)量。2、師:把你測量和觀察的數(shù)據(jù)填寫在P5頁中表格中。3、師:期末,每個學生要寫一篇“鳳仙花生長變化的日記”。
四、實地指導播種1、師:實地指導學生在花盆里種植鳳仙花;在玻璃杯里種植鳳仙花。2、師:督促學生養(yǎng)成長時間堅持管理、觀察和記錄的好習慣。期末,對長時間堅持管理、觀察和記錄做得好的學生進行獎勵。
【作業(yè)布置】家庭作業(yè):在自己家的陽臺上,種植鳳仙花。
【板書設計】2.種植我們的植物記住播種方法:選種、放土、下種、澆水。關注種子生長:先長什么、再長什么、根向什么方向生長。
【教學反思】3、我們先看到了根
【教學目標】:科學概念:種子萌發(fā)先長根,再長莖和葉;植物的根總是向下生長的;植物的根能夠吸收水分和礦物質(zhì);能將植物固定在土壤中。過程與方法:用適宜的方法記錄、交流所觀察到的現(xiàn)象;根據(jù)觀察到的現(xiàn)象提出問題;根據(jù)已有的經(jīng)驗和所觀察到的現(xiàn)象,作出有依據(jù)的預測;用觀察、實驗的方法驗證推測;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根吸收水分的實驗。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激發(fā)觀察植物生長變化的興趣;樹立科學是講求實證的意識。
【教學重點】:觀察植物根的生長變化;根吸收水分的實驗。
【教學難點】:根吸收水分的實驗。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前一周種植在玻璃杯里的四季豆,試管、水、食用油、一顆有根有葉的小植物。
【教學過程】:一、(導入活動)問題導入1、師:一棵大樹,我們要把它從土壤中拔出來是很困難的;一株小草,我們要把它從土壤中拔出來,容易嗎?2、生:思考后回答。3、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引出植物的根來。(出示種植在玻璃杯里的四季豆)我們種植的四季豆,你先看到了什么?4、師:揭示并板書課題:我們先看到了根
二、(觀察活動)觀察植物根的生長1、師:我們種下的四季豆已經(jīng)發(fā)生了變化,現(xiàn)在請你們認真地觀察觀察,看看能發(fā)現(xiàn)什么?2、生:學生觀察自己在前幾天種植在玻璃杯里的四季豆。3、師:剛才,你們認真觀察了種植在玻璃杯里的四季豆,有什么發(fā)現(xiàn)呢?4、生;匯報自己的發(fā)現(xiàn)。5、師:根據(jù)學生的匯報小結(jié):通過觀察,我們發(fā)現(xiàn)種子萌發(fā)先長根,再長莖和葉;植物的根向下的方向生長,根的生長速度快。
三、(研究活動)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1、師:我們給鳳仙花澆水時,一般往哪里澆?為什么大部分都澆到土壤上?2、生:說出自己的想法。3、師:植物的根在植物的生長發(fā)育過程中有什么作用呢?下面,我們來研究植物根的作用。4、師:同學們想一想,是什么能使植物固定在土壤中?5、生:討論后回答。(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6、師:我們來做一個有趣的實驗,看植物的根還有什么作用?實驗步驟如下:參看P8頁書上的內(nèi)容,教師邊講邊操作。①選擇一棵帶根的植物裝入有水的試管中。②將植物的根浸泡在試管里的水中。③在水面上滴一些植物油,試管口塞一些棉花,使試管中的水不會被蒸發(fā)到空氣中去,并在水面處做好標記。④觀察試管中的水量有什么變化。7、師:過幾天,試管中的水量變化說明了什么?8、師:(總結(jié))植物的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植物的根能從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礦物質(zhì)。
【作業(yè)布置】:家庭實驗:參看P8頁書,制作一個“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的實驗裝置,并注意觀察實驗裝置里水量的變化。
【板書設計】:3.我們先看到了根固定植物植物根的作用吸收水分
【教學反思】:4、種子變成了幼苗
【教學目標】:科學概念:植物的綠葉可以制造植物生長所需要的養(yǎng)料;植物的葉在莖上分布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陽光。過程與方法:根據(jù)觀察到的現(xiàn)象提出問題;通過查閱資料的方法收集信息、尋找問題的答案。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體會到科學研究是艱辛的過程;激發(fā)學生像科學家那樣從事研究科學的愿望。
【教學重點】:組織學生交流種子發(fā)育成幼苗后植物的生長變化,觀察鳳仙花幼苗的特征,研究植物葉的作用。
【教學難點】:研究植物葉的作用。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剛出土的鳳仙花照片、植物葉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的照片、植物光合作用示意圖(多媒體課件)、植物光合作用的相關資料。(學生準備)生長四周的鳳仙花、記錄單。
【教學過程】:
一、出土后幼苗的變化活動導入:1、師:我們種植的鳳仙花已經(jīng)變成了幼苗,現(xiàn)在我們以小組為單位,重點交流一下前一段時間鳳仙花幼苗生長變化情況。2、生:以小組為單位互相交流。活動指導:1、師:全面檢查學生的觀察記錄,及時進行反饋,引領學生在以后的時間里堅持進行觀察。2、師:組織學生交流。(鼓勵學生說出新發(fā)現(xiàn)、新問題)3、師:指導學生觀察實物鳳仙花。4、師:指導學生測量鳳仙花植株的高
科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水受熱以后體積會增大,而重量不變。
過程與方法:
1、從影響物體在水中沉浮的因素去分析水受熱后產(chǎn)生的變化。
2、設計實驗,觀察水受熱以后重量和體積是否發(fā)生了變化。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樂于發(fā)現(xiàn)新的問題,愿意積極探索。
教學重點
1、關注水在加熱過程中的變化;
2、設計實驗,觀察水受熱以后重量和體積是否發(fā)生了變化
教學難點
研究水受熱上浮的原因
教學準備
為每組準備:可封口的小塑料袋,水槽;熱水,冷水;天平,試管;氣球皮,剪刀,橡皮筋。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要使一杯冷水變成熱水,有哪些方法?
2、師生交流。
。A設:這個活動讓學生自主討論,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
二、給塑料袋里的冷水加熱
1、師:在密封的.小塑料袋里裝滿冷水,然后浸入熱水中,仔細觀察冷水袋的變化。
2、根據(jù)看到的現(xiàn)象嘗試做出解釋。
3、小組討論,誰的解釋更有說服力。
。A設:讓學生充分發(fā)表自己觀點,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做出解釋或推測。)
4、全班交流。
5、物體在水中的沉浮和哪些因素有關?
6、冷水由沉變浮能不能用物體沉浮的幾個因素來進行解釋?
7、再次對冷水袋上浮的原因做出自己的推測。
。▎l(fā)學生從影響物體沉浮的主要因素重量和體積大小方面去思考促使水袋上浮的可能原因,最后把問題聚焦到在水的重量不變的情況下體積的變化引起了水袋的沉浮。)
三、研究水受熱上浮的原因
1、研究水在變熱過程中重量是否發(fā)生變化。
2、研究水在變熱過程中體積是否發(fā)生變化。
3、分析整理
水在變熱過程中哪些方面發(fā)生了變化,我們觀察到了什么現(xiàn)象?有什么疑問?
板書設計
給冷水加熱
水受熱------體積會增大,而重量不變。
科學教案 篇5
第一課 水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物體可分為固體、液體、氣體三類,它們之間的區(qū)別在于,固體有固定的形狀,液體和氣體都沒有固定的形狀。
過程與方法:
用網(wǎng)狀圖展現(xiàn)對事物的認識;熟練運用各種感官對物質(zhì)進行觀察對比,對觀察結(jié)果進行分析,根據(jù)物質(zhì)的相同點確立分類標準進行分類。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積極參與有關水的已有認識的研討,發(fā)表有根據(jù)的見解;意識到水是地球上的重要資源;在識別水的活動中,學會小組合作。
【教學重點】用網(wǎng)狀圖展現(xiàn)對水的認識,熟練地運用各種感觀對物質(zhì)進行觀察對比。
【教學難點】對觀察結(jié)果進行分析,根據(jù)物質(zhì)的相同點確立分類標準進行分類。
【教學準備】
給每組準備:7個黑色塑料袋或其他不透明的袋子、4個透明塑料袋(應是可封口的密封袋,用來裝四種液體)1塊石頭、1塊木頭、1片樹葉、分類用圖紙。
給每個學生準備:1瓶醋(500 ml,分發(fā)給小組)、1瓶牛奶(500 ml,分發(fā)給小組)、網(wǎng)狀圖記錄紙1張。
給全班準備的材料:有關水的課件資料、分類用圖紙。
【教學過程】
一、我們知道的水
1、師:關于水,我們了解哪些?請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交流,將自己知道的關于水的內(nèi)容進行簡單記錄。
2、匯報交流,師有目的地進行板書,幫助學生概括、梳理。
3、師生交流總結(jié),把關于水的知識歸結(jié)為幾個方面:水在地球上的存在形態(tài)、水的作用、水與生物的關系、水的基本特點等。
4、播放一小段關于水的影像資料,進行拓展,同時滲透保護水資源的意識。
二、水在哪個袋中
1、師:在這幾個袋子中分別裝有石頭、木塊、樹葉、水、醋、牛奶、空氣這些物質(zhì)。(出示幾個不透明的袋子)在不打開袋子的前提下,你們有什么辦法猜測里面裝的是什么,水又裝在哪個袋中嗎?并思考這么猜測的根據(jù)是什么。
2、生實踐,師巡回指導學生運用多種感觀進行感知,并了解學生的想法。
3、交流討論:你們猜測的結(jié)果如何?你們猜測的依據(jù)是什么?
這些物質(zhì)中,比較難辨別的是哪些,為什么?
4、討論交流:把這些較難辨別的袋子單獨取出,如果可以打開袋子,但不能直接用眼睛觀察,能準確地找到水嗎?打算怎么做?為什么?
5、生實踐
6、師:對于袋中所裝的物質(zhì),我們都有了自己的猜測,請大家把袋子都打開,看自己的猜測是否正確。
7、引導學生將袋中所裝的物質(zhì)進行分類,交流匯報自己的理由。
8、根據(jù)學生交流匯報的情況,告訴學生固體、液體和氣體是正確分類方法中的一種,同時讓生生進行交流,人們這樣進行分類的理由是什么。并讓學生舉例,生活中常見的固體、液體和氣體還有哪些。
第二課 水和食用油的比較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水和油相比,在顏色、氣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狀、重量等方面有差異,但它們都會流動、沒有固定形狀。
過程與方法:
運用不同感官仔細觀察比較水和油;用圖表方式記錄比較的結(jié)果,并進行分析和交流。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愿意與他人合作,樂于交流尊重事實、重視證據(jù)。
【教學重點】觀察、描述水和食用油在顏色、氣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狀、重量等方面具有差異,但它們都會流動,沒有固定形狀。
【教學難點】運用不同感觀比較水和食用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用圖表的方式記錄比較的結(jié)果,并進行分析和交流。
【教學準備】
給每個小組準備:2個塑料杯、1片玻璃、1張蠟光紙、1支筷子、2個試管、2根長木條(可以是長一些的牙簽)1個玻璃杯、1個塑料瓶(礦泉水瓶)、1個水槽。
給每個學生準備:
記錄紙兩張。
【教學過程】
一、觀察水和食用油
1、導入:水是一種液體,你們知道的生活中還有哪些液體?
這些液體是否都一樣呢?今天我們以水和食用油為例,進行研究。
2、學生觀察:提供給每組一杯水和一杯食用油,要求學生仔細觀察兩者的相同和不同之處,并把觀察到的結(jié)果填寫在維恩圖中。(提示:在科學觀察中,一般不用嘗的方法)
3、交流水和食用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師板書展示。
二、滴液比較
1、師:水和食用油除了我們剛才所觀察到的不同之外,還有不同之處嗎?比如,我們分別把水滴和油滴滴到蠟紙、玻璃片和報紙上,它們的狀態(tài)一樣嗎?
2、生猜測,并討論:在實驗中需要注意什么?(師適當提示:每一次將液滴滴在不同的'物體上時,為了實驗的可靠,需同時多滴幾滴;每一滴的量要控制,不要太多,簡單演示;要注意觀察水滴和油滴在不同物體上后形成的形狀是否一樣)
3、生實踐,將觀察到的液滴狀態(tài)畫下來,并注明液滴是在什么物體上。
4、展示學生的記錄,并交流討論。
三、比較水和油的輕重
1、師:水和食用油相比,那種物質(zhì)更重?我們有什么辦法比較?
2、生交流方法,并討論、判斷方法的可行性。
3、提供材料,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選擇一種方法進行實踐,判斷水重還是食用油重。(這一實驗可根據(jù)實際情況調(diào)整為演示實驗)
4、交流實驗結(jié)果,并嘗試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進行解釋。
5、請學生將觀察所得的結(jié)果補充到維恩圖中,師補充到板書中。
四、借助多種容器,進一步觀察水和食用油的相同點
1、師演示,將水和食用油分別倒入一些形狀不同的容器中,請學生觀察它們有哪些相同的特點。
2、生交流、小結(jié)。將兩者的相同點補充到維恩圖中
五、總結(jié)提升
1、全班交流:水和食用油有哪些不同之處,又有哪些相同之處?
重點討論它們的相同之處其他液體也具有嗎?這些相同點,固體具有嗎?
2、小結(jié):通過本課的學習,對于水是怎樣的一種液體,你們又有哪些新的認識?
科學教案 篇6
一.教學內(nèi)容:
科學:找春天
二.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圖片,知道春天的動植物、天氣、人們活動的變化,
2、在講述活動中,能在記錄交流中,講述春天動植物、天氣、人們活動的變化。
3、通過講述活動,感受春天的美麗。
三.教學準備:
一封信、春天的動植物、天氣、網(wǎng)上下載人們活動(圖片)實物投影儀。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講述活動,感受春天的美麗。
五.教學方法與手段:觀察法 、講述法。
六.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出師一封信引題:“今天,老師收到一封信,是寄給我們班的。猜猜看是誰寄來的?”。
二.基本部分
1、引導幼兒觀察并講述
“春姑娘,為我們帶來了禮物你們想不想看一看?”“春姑娘為我們帶來了什么哪些禮物?(春天的變化—花開、草長、樹葉變綠、小動物(冬眠蘇醒、南遷、換毛)、河水融化、天氣變暖)
2、在講述活動中,能在記錄交流中,講述春天動植物天氣、人們活動的變化。
“你還發(fā)現(xiàn)春天有哪些變化?”
3、通過講述活動,感受春天的美麗
“把你記錄的內(nèi)容將給你的好朋友聽一聽?”“誰想上臺來講述你記錄的內(nèi)容?”
4、感受春天的美麗
“你們認為春天是一個在怎樣的季節(jié)?”
三.結(jié)束部分
下課后你可以到幼兒園里觀察春天的變化。
一、主題名稱:小司機
二、活動內(nèi)容:車輪骨碌骨碌轉(zhuǎn)
三、活動目標:
1、知道不同類型的車輛發(fā)出不同的鈴聲,模仿他們發(fā)出的不同聲音。
2、嘗試體驗兒歌的韻律美和節(jié)奏感。
四、活動準備: 各種玩具車輛
五、過程與指導:
1、說說自己上幼兒園的方式
。1)、介紹每天早上自己是怎么來幼兒園的。
(2)、如果是坐車來,說說坐的什么車。
。3)、談論車子怎樣跑得快,車身下都裝著什么。
2、學念兒歌
。1)、欣賞兒歌
(2)、說一說兒歌里出現(xiàn)的'是什么車,發(fā)出怎樣的聲音。
。3)教師扮演司機,幼兒扮演乘客,一起邊念兒歌邊模仿開汽車的動作; “小汽車呀嘀嘀嘀,嘀嘀嘀,嘀嘀嘀,帶著我呀向前跑。車輪骨碌骨碌轉(zhuǎn),轉(zhuǎn)呀轉(zhuǎn),轉(zhuǎn)呀轉(zhuǎn),一直轉(zhuǎn)到幼兒園。”
。4)談談說說:自行車有沒有車輪?它會發(fā)出怎樣的鈴聲?
。5)將兒歌中的汽車改編為自行車,聽聽老師怎樣念: “自行車呀丁零零,丁零零,丁零零,帶著我呀向前跑。車輪骨碌骨碌轉(zhuǎn),轉(zhuǎn)呀轉(zhuǎn),轉(zhuǎn)呀轉(zhuǎn),一直轉(zhuǎn)到幼兒園。”
3、做做玩玩“車輪骨碌骨碌轉(zhuǎn)”
。1)聽教師的信號變換車輛,邊念兒歌邊開車。
。2)按自己意愿選擇玩具車輛,邊念兒歌,邊模仿車輪轉(zhuǎn)動的狀態(tài)。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實用 科學教案簡短07-16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8-24
科學教案[精選]08-15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8-06
【經(jīng)典】科學教案10-09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8-02
(經(jīng)典)科學教案10-01
【精選】科學教案09-28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7-25
(精選)科學教案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