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底氣的議論文作文
底氣來自自信,可以互信的自信。只要心中有底,不論你表現得多么謙卑多么客氣,別人都能感受到你的自信。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關于底氣的議論文作文 ,歡迎閱讀。
【篇一:底氣】
觀泱泱社會之大潮,多少人因信心不足而只能在生命的夾縫中茍延殘喘?又有多少人因缺乏力量而半途而廢?究其本源,皆是缺乏底氣所致。
于是,我們疾呼:生活需要底氣,生命更需底氣!
擁有底氣,首先必需有能力與德行為“底”,方能生出自信之“氣”。如果說“物與權”代表的是一種功利主義的話,那么拋棄“物與權”后所收獲的“情”則代表著一種審美情趣。就如明末才子袁中郎,他在致友人的書信中寫道:“吳中得若令也,則五湖有長,洞庭有君,酒有主人,茶有知己!逼錇t灑豪放可見一斑。但若你只認為他是個耽玩書生的話,未免太小瞧于他!睹魇贰酚涊d其“聽斷有決,公庭鮮事!闭菓{借如此之底氣,中郎才敢跳出“權與利”的夾縫,斷然辭官,歸隱山林;才會有日后“獨抒性靈,不拘格套”之說?梢,性者個性,靈者靈氣,若中郎亦是粗鄙之人,豈有底氣成此文學大業(yè)?
如果說能力與德行是底氣之“底”的話,那么如何運用好自己的德、才便是這“氣”字的玄妙。
有底氣者,并非一定是日后大有作為者,運用自己的底氣去創(chuàng)造與發(fā)現,方能活出生命之“氣”。于是,我想到了楊惠珊,那么生命如琉璃般的.女子。在奪得兩屆金馬獎影后與一屆亞太影后之后,她便如蝶回到繭中,收起自己華美的翅膀,毅然投身于琉璃事業(yè)中,采訪中,她說:“電影對我來說只是一個載體,一個轉換,而琉璃事業(yè)才是我執(zhí)著的信仰。”當積累了足夠底氣之后,楊惠珊沒有自滿,而是選擇繼續(xù)去創(chuàng)造,活出了自己的生命之“氣”。佛曰:“愿我來也,得菩提時,身如琉璃,凈無穢瑕!边@不是對楊惠珊底氣的最好詮釋嗎?
人生其實好比是筑房,只有地基足夠堅實,才能搭建出摩天大廈。而那些沒有穩(wěn)固地基,甚至毫無底氣可言之人,只能墜入死亡的深淵。
行文至此,忽然想到魯迅先生的一句話:“人是要有那么一點精神的!蹦敲,在當下浮夸的社會中,我們是不是可以這樣說:“人亦是要有一點底氣的!庇媚愕牡讱馊(chuàng)造,用你的信念去堅守,我們終能成為時代的寵兒,活出生命之“氣”!
【篇二:底氣】
在風云變換的國際舞臺上,中國怎樣立足,怎樣才能有底氣?答曰:擁有并堅守民族文化,最飽滿的民族文化。
在行其道的今天,我們瘋狂地學英語,但在我們靈魂深處,有著那樣一塊凈土,呈放著永不掉色的中國語言——漢語,這就是中國的底氣。
它或許填不了開裂的天空,補不了龜裂的大地,而它足以稱出一個民族文化積淀的.分量。
如此看來,中國話定然有著撼動世界的力量!对娊洝分心敲炊嗾鹑诵钠堑拿钫Z,定要用中國話吟誦,才會抑揚頓挫,感人肺腑。新中國成立之時,天安門城樓那一聲莊嚴的宣告,也定要用中國話喊出,才能表達出一個民族復興的全部意義!办o水流深”的微妙意境,或是“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禪意,倘若翻譯為英文或德文,其中的神妙定會大打折扣。
何只是語言,中華民族的文化還豐厚著呢!
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憂國憂民的胸襟,正是熱愛國家熱愛人民的最好體現;李白“我輩豈是蓬蒿人”的偉大追求,恰恰反映了中國永不落后的決心,勾踐臥薪嘗膽,正好闡釋了中國文化中這樣的特點。千年的積累,才沉淀了厚重的文化;千年之后,就積聚了爆發(fā)的力量。韓信受胯下之辱,因為在他心中有一個夢想,有一份底氣在支撐著他,終于,他成了勇戰(zhàn)沙場的大將軍。
中國的底所,中國文化的內涵,這些名人將它展現得淋漓盡致。當然,還有屈受宮刑的司馬遷,為了中國更厚重的文化,用《史記》在中華民族的文化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當然,還有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屈原,他的純潔好比中國文化的精髓。
時代在發(fā)展,科技在進步,在這個風云變換的國際舞臺上,我們依然有底氣,依然駐立。
深厚的中華民族文化給了我們最飽滿的底氣,帶著它,我們一路前行,在國際這個大花園中開出最絢爛的底氣之花。
【篇三:底氣作文】
古人云:“厚積而薄發(fā)”。顧名思義,只有擁有深厚的底蘊,才能夠在關鍵時刻爆發(fā)出一瞬間的輝煌。
學習就是如此,要經過不斷的積累,才會擁有知識,就像打坐練功,下盤即穩(wěn),何為穩(wěn)?就是要有底氣,要有沉積在身體中給予自己信心與力量的底。
古代學子為求一朝的金榜題名,不惜十年的寒窗苦讀,他們只為能在這十年之中不斷網羅知識,吸納才識,擁有充足的信心,才好在最終展示出來。
無論經過多少年,這樣的定論永遠也不會消失!芭_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多少有才華的辯論家,他們在臺上,在眾人面前是多么的口若懸河,雄詞博辯,而又有多少人關注他們在背后的辛勤付出的汗水。他們的自信,他們的勇氣,都因他們在不斷努力中,擁有了讓自己自信的底氣,所以他們不畏懼任何在前方的阻擋。
在旱熱的巴西有這樣一種花,它的名字叫火紅花,他們在三月份生長,八月盛開,而在那開花前的幾個月中,火紅花只有像人的拇指夾蓋般大小。而在八月盛開之際,它的花瓣每天可以生長幾寸,一個星期就可以使一株火紅花覆蓋一畝的土地。原來,它并不是在前幾個月沒有生長,而是在不斷擴展它的根,一株花所擁有的根系幾乎可以比的上一株參天大樹,因此,才可以在短短幾個月之內不斷生長。因為,它積累了足夠的能量,擁有了足夠的`底氣使它爆發(fā)。
如同火紅花一般,我們十多年的努力與奮斗,只有有朝一日能蟾宮折桂,在一步步積累的過程中,我們就在不斷積累著底氣。
有時候,在考場上,我總是焦急萬分,深怕有什么關鍵的地方或步驟沒有看到,也總是擔心是否會有自己不會或過難的題目,弄得我手忙腳亂,不能沉下心在試卷上,導致最后與自己的理想失之交臂。
我想,這便是我沒有充足底氣的后果吧,一旦缺失了那份自信與力量。在平時沒有好好地、一點點地去理解并掌握知識與技能,自己體內沒有與之相應的底,便會走向失敗。
古有詩云: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擁有足夠的底氣還得靠自身的積累,如同一塊海綿一般不斷吸取知識。相信成功就在不遠處。
【篇四:底氣】
一縷陽光,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給人如春般的溫暖。那火紅熾熱的太陽啊,便是這溫暖堅實的“底氣”。一棵大樹,縱使季節(jié)輪回,也依然固守家園,不畏風霜雨雪,依然枝繁葉茂。那土地里粗壯的根系,便是大樹碩果累累的“底氣”。“底氣”,是一種最基礎的信心與力量,它總是在默默堅守著自己的職責,在最危險的時刻,發(fā)揮最強大的力量,是人生最堅不可摧的精神支柱!
透過歷史的風塵,“底氣”中的自信與力量不斷留駐在中華文化的畫卷紙上!拔易詸M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譚嗣同,這一杰出的變法人士,在維新變法失敗的那一刻,當看到不斷地有變法人士退縮的那一刻,當朋友勸他趕快逃跑的那一刻,他卻依然堅守自己的底氣:“各國變法無不流血,唯中國不是如此,今天我就要以我的鮮血警醒世人……”他那充滿“底氣”的鮮血,永遠閃耀在中華歷史的星空之上。他那最基礎的信心與力量,在生命的最后時刻,發(fā)出了人生最響亮的吶喊!
那個稚氣未脫的少年——劉偉,在一次觸電事故中失去雙臂。在他痛苦迷茫之中,是對生命的渴望,是生命中最基礎的信心與力量——底氣,將他拉到另一個起跑線,不知疲憊地刻苦訓練,付出比常人超出多少倍的努力,他終于參加了殘運會游泳比賽并獲得了獎牌,就在他信心十足,向殘奧會沖刺的時候,命運又一次與他開了個致命的玩笑——他得了過敏性紫癜。從此,他與游泳比賽再也無緣,多年的努力與夢想化為泡影。面對如此沉重的打擊!暗讱狻保寗ビ忠淮握玖似饋怼媚_趾彈琴。常人雙手彈琴都得付出努力與艱辛,十指不分丫的雙腳能行么?又是他骨子里那種不服輸的.“底氣”,讓他在短短的不到兩年的時間,就彈出了七級鋼琴師的水平,成為了中國第一個無臂鋼琴師。也成為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當命運縛住了他的雙臂,他卻為夢想插上了翅膀,那變幻的琴聲,是他努力飛翔的旋律。
是誰,彈出世間之絕唱?是那位雙耳失聰的巨人!擁有底氣,靈魂得以升華!
是誰,吟出千古之篇章?是那位自由瀟灑的詩仙,擁有底氣,心靈得以自由!
是誰,成就昌盛之王朝?是那位忍辱負重的小卒,擁有底氣,生命得以永恒!
“底氣”,這個生命中最基礎的信心與力量,一旦迸發(fā),就會像蛟龍掠過小河淺灘,到浩瀚的海洋里擊水三千;就會像大鵬掠過平地低谷,在蒼茫的天宇中扶搖直上!
擁有底氣,創(chuàng)造輝煌!
【篇五:底氣】
想唱就唱,要唱的響亮,不管有沒有人為我鼓掌,至少我還能夠勇敢的自我欣賞。
——題記
“老師,我不行……”我唯唯諾諾地小聲說。
“怎么不行?”老師連頭都沒有抬一下,我覺得自己像是個小丑。
有些不滿地鼓起腮幫子,我義正言辭道:“老師你不知道,我以前唱砸過!
老師頓了頓,停下手頭的工作,望著我道:“那你考試考砸過,以后就不考啦?犯過錯,以后就不去嘗試了?”
我一時語塞,臉有些發(fā)燙地說:“可是我唱的不好,而且我以前……”“我覺得你唱的不錯,而且現在并沒有比你更合適的人選!崩蠋煵⒉坏任艺f完就用不容置疑的口吻回絕了我:“好了,這件事就這么定了。”
我落荒逃出了辦公室,心里委屈極了:她根本不知道我發(fā)生過什么,憑什么臆斷我的決定!我永遠忘不了那個夏天,剛剛步入初中的我,是如何成為全校人的笑柄。
那是我第一次在歌詠比賽上拿著屬于領唱的話筒,本應是一次大顯身手的'機會,卻因為我的過分緊張張口就跑了調,一步錯步步錯,我那滑稽的聲音被刺耳的音響無限地放大、再放大……
因為我的失誤,我們班果然沒有拿到名次。我清楚的記著大家臉上遮不住的失落與諷刺。
然而現在,這位自以為是的老師,卻要我重溫一次當年的傷疤?
當然不要,我極力希望老師能淘汰掉我,所以練習時一直有氣無力。不想我的小聰明卻被老師一眼看穿,放學后她留下了我。接著是一頓臭罵:“你以為你是在懲罰別人?其實你是在懲罰你自己!”
我也不示弱,咬著嘴唇道:“我不想再在全校面前出第二次洋相,我丟不起這人行嗎?”
老師笑了,是那種嘲諷的笑,像是在看著一個無知的人:“連這點底氣都沒有嗎?在哪里摔倒就給我從哪爬起來,有本事,唱回來!”
老師的這招激將法法用在我身上確實管用,我只覺著體內的小宇宙成功迸發(fā)了出來。我開始專心致志地練歌,沒錯,從哪里摔倒就從哪里爬起,當一個人有了十足的底氣才可能會成功。
比賽當天,我粉墨登場,將歌曲完成的淋漓盡致。我只想一下場就趕緊去找老師,感謝她讓我找回了我自己,找到了屬于我的底氣。
【篇六:底氣】
底氣是人做事處世的基本信心與力量,對于底氣的限定,說法常常不一,而今許多人把錢、權、靠山作為底氣,在我看來,這些所謂底氣都是虛假的。
如今官富二代囂張之事層出不窮,他們如此作為大都是覺得有底氣,自家有錢有權,能奈我何?而到權喪錢散之際,又惶惶如喪家之犬,昔日之底氣不復存在。以權錢為底氣的人是愚蠢的,因為權錢等外物時時刻刻都在更換主人,它們的背叛層出不窮,無法徹底掌握,以之為底氣,猶如將立身做事之本寄托于他人手中,自己只有使用權而無所有權,還要擔負對方“卷款而逃”的風險。
最忠實又真實的底氣莫過于個人之學識修養(yǎng)品行。他們是真正屬于你的東西。孔子周游列國時,窮厄困頓如影隨行,斷糧事件層出不窮。對于常人而言,他們根本沒有底氣踏上如此安危不可知的征程。但孔子去了,他的學識思想成了他的'底氣,他的“儒道”成了他的信心與力量,支持著他輾轉各國傳道授業(yè),成就了一段傳奇。再觀諸葛亮,劉備顧草廬時寄居荊州,無地無兵,空有一腔抱負,成大事難如登天。但孔明還是應邀而出,作隆中對,指點江山,終成就一方霸業(yè)。諸葛孔明出山的底氣,不是劉備兵多將廣,坐擁天下,而是自己有“臥龍”之名的智謀韜略。由此觀之,能真正稱為底氣之物應完全屬于自己,自己對此能運用自如、熟練掌握,而不是被其駕馭而掌握。正如在“兩極格局”之時,中國能以“第三世界”橫空出世,其底氣不是因為依靠美國或是親附蘇聯(lián),而是完全建立在自身的發(fā)展與強大之上。
可如今社會還有許多人對此無法理解,因而追名逐利、親附他人者層出不窮,以此作為底氣卻忽略了對自身的培養(yǎng)。正如樹藤因為攀附在大樹上才得以俯瞰森林,可一日如果樹不在了,樹藤卻只能狼狽地趴在地上。與其借外物作為底氣來支撐自己,倒不如培養(yǎng)塑造自己的底氣。與其有一朝一日底氣不復存在的風險,倒不如把底氣牢牢地掌控在自己手中。
以何物為底氣,與底氣的從屬關系,往往決定著人一生的軌跡。
【篇七:底氣】
立身之本,立世之氣,是所謂財富?權位?長相?還是……
一束白光從封建社會的漆黑幽巷中直直地射到當今時代的通衢大道,功名利祿非常早就烙進了國人的骨髓之中。讀書只為功名,權位換來話語權。擁有財富則如手握重兵,一切皆可有之。好一股底氣!所以,李天一一聲“誰敢報警!”是如此豪氣,仗父欺人吼一句“我爸是李剛”是霸氣,燒人毀容以泄憤只因有個當主人的爸爸是王者之氣。呵,我笑了。靈魂的光線被底氣熏成了一股青煙,人,渺小了。哀,我哭了。
財富、權位、長相還是其他物質的、表面的、淺層的,在人這根葦草前總是虛幻的。帕斯卡爾的話像只無形的手扼著我的喉嚨,“人是能思想的葦草”,那么我們的思想呢?我喘著氣,說不出只言片語!爸袊藳]有個人的自大卻又民族的自大”魯迅說的話,我以為是對的。他執(zhí)筆從文正是為了救贖國人的`思想,可惜,時至今日我們依舊沉浸在歷史的驕傲中回不過神來。我們總說我是個中國人而不說我是個人。好像非得依靠點什么我們才能稱之為人,那么為什么偏偏是外物而不是你的思想呢?人的底氣應該來源于他的思想啊。
思想的底氣見之于辜鴻銘是最深刻不過的了。洋人求見,他可以充耳不聞,三邀四請,他可以駁其面子,登門拜訪,他可以拄拐怒罵。身處一個風雨飄搖的王朝,他就憑他遺世獨立的思想可以對洋人橫眉冷對而不是俯首稱臣?袷俊H迨,辜鴻銘絕對配得起,因為他的思想為他呵著一口氣。放眼當今,我欣賞的狂人只有韓寒。作家富豪榜,他排不過郭敬明。但他的義正言辭,慷慨激昂絕對比各種奢侈品堆砌起的文字城堡更具審美價值。人真的該讓思想為你攆一下場,那些歪打正著或是投胎出身所帶來的金湯匙或是大房子真的盛不下一個人靈魂的大。
非常懷念林語堂清雅之風,隱居陽明山,伏案作蘇傳,他是好的,有思想、有底氣的?傋窇浿窳制哔t,他們尚老莊崇放達,他們竹林里的長嘯、飲酒間的暢談實在是為他們的人生寫了大大的一筆。唉,我們真該循一循古風了。
又想起顧城的詩:人世非常長/人生非常短/我在中間/應該休息。人一輩子總該為自己活點什么,你說是不是。
思想才是真骨氣,別的都是別的。
【篇八:底氣】
西方媒體常言中國人古板、狹隘。而近來,他們又將“冷漠”、“人情淡泊”等丑名冠于國人頭頂。而我們一向以禮儀之邦自居,對于這些評論總認定為是“空穴來風”,因此,我們總會回以猛烈的駁斥!爸袊嗽趺蠢?”,“他們只是想借輿論誣陷我們罷了”。
然而,我們真的有底氣對這么言論加以全盤否定嗎?
仔細審視一下中國社會與民眾,這份底氣并沒有我們一貫所想的那么厚實。頻發(fā)的食品安全問題不正隱隱透射出一些商人的自私狹隘嗎?而近來,時有路上有人遇難而旁人只作“圍觀”,我們似乎真的非常難再自豪地稱自己為“禮儀之邦”;而國人踏出國門后奢侈消費的“富人行為”也確實給西方一個丑惡的國人形象……
在這些面前,再做辯駁確有“強詞奪理”之嫌,那我們真的已沒有底氣了嗎?
中華五千年歷史留給后人了無數傳統(tǒng)美德與底蘊,我們是有的,但,我們需要以自省來讓這些成為我們真正的底氣。國際社會其實已有這樣的先例。主導二戰(zhàn)風波的德國被指責為一個嗜血的`、沒有人性的民族,德國人對此無力回擊。確實,他們祖輩造下的毀滅性罪孽讓他們絲毫沒有底氣回擊。而德意志民族以自省的姿態(tài)面對非議,他們堅持和平,牢記前人的教訓。1970年勃蘭特總理訪問波蘭時在猶太人墓碑沉重的一跪讓世人重新認識了德國。如今的德國早已不再被認為是什么殘暴的國度,他們有充足的底氣以和平的姿態(tài)站在國際舞臺上。
而中國,又何嘗不能如此呢?一個善于自省的國家方能擁有真正的底氣面對不公平的指責。而國人中,其實不乏這樣的榜樣。陳光標身體力行倡導“低碳生活”,無數支教希望小學的老師。他們?yōu)橐桓摹袄淠、“狹隘”頭銜充實了底氣。
底氣是需要用一點一滴的改變來積淀的,而我們每個人都有充實這份底氣的責任。我想,當有人遇難不再是被圍觀冷漠,當商家不再為一己之利而危害整個社會,當國人以本應有的謙遜、懂禮節(jié)的形象展現于世人,我們會有底氣去排除這些負面的評價,更重要的是,我們有底氣以“禮儀之邦”的民族形象屹立于世界之林。
【底氣的議論文作文】相關文章:
關于底氣的議論文精選05-02
底氣作文04-30
底氣作文04-30
關于底氣的作文07-28
關于底氣作文10-18
底氣初中作文05-03
關于底氣的作文01-28
底氣散文05-02
關于描寫底氣的作文04-29
底氣作文700字05-06